读书 | 沉迷音乐的同时,我们也在沉思自身
《我们为什么听音乐》
[英]菲利普·鲍尔 著
(资料图片)
张楠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每个人都有不可压抑的音乐本能,每个人的音乐能力都超乎自己的想象。那么音乐是怎么出现的?人类为什么创造音乐?我们如何理解音乐,我们又为什么能够理解音乐?作者菲利普·鲍尔并不旨在通过本书给出演化学或神经科学上的解释,恰恰相反,他分析了适应性与自然选择论的局限性,认为很难把音乐的起源解释为演化的产物,而演化也不能作为音乐艺术价值的判断标准。但是,人类确有共通的声音处理机制,认知和阐释声音刺激、把声音组织成音乐的心智结构几乎人所共有。鲍尔也由此讨论了民族音乐学及文化相对论中的部分成见和偏见:心智的应对可以超越文化。
不过,音乐仍然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同于图像、影视,也甚至超越了语言。在科学未能解释尽音乐魔力之处,鲍尔游刃于乐理、音乐学和文化研究之间,但他不想发明新的艺术评论观点来强加于人,而是谨记约翰·斯洛博达的诚恳告诫——“所有研究音乐的科学家都肩负着一个责任:悉心呵护他们对音乐的爱”。鲍尔广引多方分析,让巴赫、舒伯特、莫扎特、巴托克、披头士、齐柏林飞艇、大卫·鲍伊、史蒂夫·赖希、约翰·柯川、艾灵顿公爵、约翰·凯奇、布列兹和施托克豪森等轮番登场,童谣、甘美兰等民族音乐、流行乐、摇滚乐、爵士乐和实验音乐随机播放,以知识理论和全身心的感官体验来共同砥砺现有的解释,邀请读者重新聆听。
>>内文选读
大脑甜品店?
认知科学家史蒂芬·平克在1997年出版的《心智探奇》一书中这样写道:“音乐就是块听觉乳酪蛋糕——一种精致的点心,用来搔动我们至少6个心理官能的敏感之处。”他认为:
相较于语言、视觉、社会推理和实际生活技巧,音乐完全可以从我们这个物种中消失,而我们其余的生活方式几乎不会因此有任何变化。音乐似乎纯粹是一种用于享乐的技术,一个放满娱乐性药物的什锦拼盘,我们通过耳朵摄入,并即刻刺激到大量的愉悦回路。
此论一出,便引起了公愤。平克还认为,音乐完全可以从人类物种中消失。这就好像在说:就算音乐消失了,他本人也毫不在意。在很多人看来,平克的言论就是在下战书:音乐是否有根本的演化价值?音乐是否帮助我们作为一个物种繁衍至今?我们是否从遗传上就有制作音乐和喜爱音乐的倾向?这非同小可,简直事关音乐的尊严与价值。
面对诸多质疑,平克也尽量耐心地做出了回应:我并不是说音乐只有具有演化上的意义,才称得上是一门艺术。人类文化中的很多面向并非起源于适应行为,但这些面向仍然是我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读写行为就是一例。如果一位演化心理学家认为,书写显然是适应性的,因为书写可以记录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子孙后代。这个说法是毫无依据的,因为书写产生的时间非常晚,不可能对应到特定的基因。我们之所以能写字读书,并不是因为具备用于读写的基因,而是因为具备必要的内在能力:视觉、图像识别能力、语言,再加上我们灵活的手指。
约瑟夫·卡罗尔是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教授,他对平克的回应很有价值:“艺术、音乐、文学不仅仅是认知流动性的产物,它们更是培养与管理复杂认知机制的重要方式,我们更高级机能的实现都有赖于此。”这些艺术和“刺激味蕾”大相径庭,它们体现了情感与观念:
艺术是信息沟通的载体,能够传递出经验的性质。如果人们被剥夺了这样的经验,就如同先天带有神经缺陷的孤独症儿童……如果一个孩子被剥夺了文学和艺术的经验,虽然仍然有社交互动能力,但这些能力会非常粗糙。这样的孩子对自己和他人内心生活的样态,总是感到混沌一片。在我们的世界中,不论是情感的组织,还是需求和目标的构成,都有丰富的意涵。而这样的孩子,恐怕只能做出有限的本能反应。
正如人们常说的“艺术使人高贵”,这样的观点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但是,这个说法太难证明了。卡罗尔举了狄更斯《荒凉山庄》中的例子,书中的斯墨尔维德家族(Smallweeds)“放弃一切娱乐,鄙视所有的故事、童话、小说和寓言,至于放荡的行为,那更是一概排斥和严加禁止”,结果,他家的孩子都成了“早熟的小大人,而且,据说他们因为精神上受到某种压抑,所以都长得像老猢狲一样”。不过,这只是文学上的夸张。而且,显然这一切是因为他们缺乏爱和培养,所以生活中才缺少艺术,我们不能本末倒置。是否存在这样的实例:因为从未接触过音乐,精神和人性就会从而枯竭?
尽管平克和卡罗尔的说法可圈可点,但是两人都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我会在本书中详加解说。我们当然可以反驳平克(而且后文会讲到,我们已经有理由认为他的观点不成立),但是,这尚不足以建立起音乐的根本价值。我们也不必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非要证明卡罗尔说的“无音乐,人野蛮”是对的。毕竟,反过来是不成立的:野蛮的兽性与精致的音乐审美可以共存,比如安东尼·伯吉斯的小说《发条橙》中的主人公亚历克斯;又比如臭名昭著的希特勒,他对瓦格纳的音乐推崇备至。实际上,我们没有必要去想象没有音乐的文化,音乐是人类智力的必然产物,不论它的出现与基因遗传有什么关系。人类的心智本来就具有音乐性的精神结构,不管有意无意,心智都会自然地利用这些工具。音乐不是人类物种主动选择的结果,它植根于我们的听觉、认知和运动机能,也暗含在我们构建声音景象的方式之中。就算平克(可能)是对的,就算音乐真的毫无演化意义,但是除非你能改造人类大脑,不然不可能将音乐从我们的文化中清除。公元6世纪早期,波爱修斯似乎就已经看透一切,音乐“与我们浑然一体,想要摆脱也是徒劳”。
(图源:视觉中国)
基于这些理由,平克的“音乐只是享乐”的观点不攻自破。(而且和音乐不同,就算吃再多蛋糕,都没有锻炼到我们的智力和人性,甚至可能带来反作用。)出乎很多人的意料,音乐并不一定是用来享受的。听上去糟糕,可是事实如此。一个人当然不可能享受所有类型的音乐——这并不是我想表达的,我想说的是,我们听音乐不仅仅是为了享受。在某些文化中,愉悦甚至不是音乐的首要功能。所谓“音乐会带来审美反应”,这种说法仍然存在争议。我再用食物打个比方:除了感到饿,人吃东西还有很多理由。不过我们可以肯定:人吃东西主要是为了生存。但是,人听音乐主要是为了享受吗?
幸好,我们基本上还是享受音乐的,本书的一大主题就是探讨我们为何享受音乐。但是,愉悦可能只是音乐带来的结果,而非音乐产生的原因。平克的“听觉点心”论,其实说明了在听觉环境中制造音乐所带来的一种结果。而且,放开肚皮大吃大喝的情形,与部落原住民在仪式上唱歌或者20世纪70年代先锋派猛将制作数学音乐的情形,这几者实在是大相径庭。正如我们有语言本能,我们也有音乐本能。它也许编码在人类的基因里,也许并没有。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能压抑这种本能,想要清除它更是无稽之谈。
而且,我们也不应该把音乐本能过度简单化——要不然它与非洲大草原上动物们的原始冲动有什么区别?从约会求爱、梳妆打扮到婚外恋情,从言情小说到《奥赛罗》的悲剧,岂不统统成了繁殖欲的表现?文化形塑了人的本能,它的巨大作用超出常理、不成比例,甚至让人搞不清楚相应的生物基础(如果真的存在)。约翰·凯奇的《4′33″》寂然无声,摩托头乐队的《杀过头》震耳欲聋,想要对截然不同的音乐做出解释,平克和卡罗尔的理论真地够用吗?
关键词:
责任编辑:meirong
-
读书 | 沉迷音乐的同时,我们也在沉思自身
-
当前通讯!卧龙电驱(600580)6月15日主力资金净买入1385.10万元
-
每日时讯!蔡先金会见乌兹别克斯坦民族关系与对外友好委员会主席库尔班诺夫一行
-
量子计算新里程碑登Nature封面!100+量子比特无需纠错,超越经典计算-今亮点
-
2023无锡惠山区第三人民医院三伏贴活动(时间+病种+咨询电话)
-
武江区举办第二届极限飞盘分组赛决赛 108名选手“以盘会友”同台竞技
-
飓风“比帕乔伊”即将来袭,印度已有超7.4万人从沿海撤离|天天观速讯
-
世界速讯:视频 | 走进红色固原 品鉴清凉六盘
-
八十岁叫什么寿_八十岁叫什么 世界动态
-
实时:tweet英语怎么读音发音 tweety
-
农民院子不能种菜,农村院墙也要拆掉?多地政策已落实,原因是啥 环球快播
-
当前快看:厦门修订出台新政️!最高可申购95平方米保障性商品房!
-
大猪饲料多少钱一袋 (猪饲料多少钱一袋子) 世界微动态
-
世界时讯:亲民实用的国民MPV 试驾一汽奔腾M9
-
粤电力A:积极关注电力能源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 _环球百事通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潮州凤凰镇:“茶+文旅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天天热头条
-
合肥市双幼教育集团源水分园:民族团结一家亲 携手同心向未来-环球新消息
-
“冰城”接棒 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哈尔滨站启动
-
焦点热议:一晚上不睡觉的危害(一晚上不睡觉有什么坏处)
-
世界通讯!无敌的我混在综漫世界_关于无敌的我混在综漫世界介绍
-
打造社区团购新生态 第二届上海社区团购选品博览会启动|全球聚看点
-
环球热点评!科技大厂纷纷布局Mini/Micro LED领域
-
【天天时快讯】6月1日-14日上交所、深交所、银行间债券市场合计成交国债32677亿元
-
这5种主食正在偷偷升高你的血糖,你可能还不知道_当前聚焦
-
快资讯丨广东东华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未凭处方销售处方药案
-
环球热资讯!积极探索 树立品牌 形成“鹤壁模式”
-
集团公司召开油气和新能源板块“一把手安全连线”视频会_每日热讯
-
环球通讯!河北省4200余家医疗机构开通跨省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
-
汽车早报 | 蔚来奔驰双双否认共享换电站传闻 丰田股东支持丰田章男连任董事长 每日消息
-
“深圳惠民保”参保人数已破400万 可为参保人免费提供癌症早筛等6项健康管理服务
-
千兆新闻加速器计划加速器评论
-
全球快播:2023纵览中考访谈丨石家庄二中2023年高中段拟招生1015人 三类拔尖创新课程凸显特色
-
马群最后一处“城中村”建起新公厕|视点
-
今头条!特斯拉股价连续 13 天创纪录上涨终于结束,市值增近 2400 亿美元
-
克罗斯不点名批评阿扎尔:他花了皇马很多钱 但职业生涯已经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