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独家 > 正文

全球最资讯丨古典时代著作典故

2023-04-08 01:04:36 哔哩哔哩

文字,是人类用以记录信息与表达感情的久远方式,在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诞生之前,文字就是人类传播思想的唯一媒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在文明6中登场的作家以及他们作品。

大家好,我是提尔维拉,今天带来的是从古典时代出场的5位大作家、1位大军事家,合计11篇巨著,我本来是想2期做完相关内容的,但写稿的时候才发现,即使使用很简练的写法,就只是古典时代的稿子,其内容已经接近一期玩法介绍的内容量,为了让大家刚好能在一顿饭的时间看完相关内容,只好按时代分割一下了


(相关资料图)

远古时代

奥维德,即普布留斯·奥维第乌斯·纳索 (公元前43年-公元18年),是奥古斯都时期第三个重要诗人。他出生于富裕的骑士家庭。早期作品内容轻佻,风格轻巧,反映了罗马奴隶主贵族和富有阶层的糜烂生活。

奥维德的主要作品是《变形记》十五卷,用六步诗行写成。这是由二百五十个神话故事组成的故事集,其中五十个较长。全部故事从天地创造一直写到当代罗马,使这部作品成为古代神话的汇编,后世欧洲文学家、艺术家多从这里寻找素材。作者根据毕达哥拉斯一切生物死后灵魂相互转替的唯心学说,从思想上把各个故事联系起来,因而故事中的人物无不变为动物、植物甚至顽石。作者最后把凯撒化为天上的星辰,用此来歌颂帝国。

《女杰书简》共21封诗体书信,是作者假想古代传说中21位著名妇女写给丈夫或情人的信,对希腊罗马民间传说中被压迫、被离弃、充满反抗精神的女性精神世界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

荷马,(约前9世纪—前8世纪),古希腊盲诗人。相传记述了公元前12~前11世纪特洛伊战争,以及关于海上冒险故事的古希腊长篇叙事代表作《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作品合起来就是千古留名的《荷马史诗》,在很长时间里影响了西方的宗教、文化和伦理观。

《伊利亚特》全诗共15,693行,分为24卷,主要内容是叙述希腊人远征特洛伊城的故事。它通过对特洛伊战争的描写,歌颂英勇善战、维护集体利益、为集体建功立业的英雄。

《奥德赛》延续了《伊利亚特》的故事情节,共12000多行,也分为24卷,主要描写奥德修斯战后10年在海上历险,艰难归家的故事,其中包含了许多远古的神话,反映出经幻想加工过的自然现象以及古希腊人同自然的斗争和胜利。

跋娑ba2suo1(约2世纪~3世纪)古印度梵语戏剧家。他的作品长期失传,1909年发现13部戏剧抄本,被称为跋娑十三剧。这些作品分别取材于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和黑天传说、优填王传说及其他民间传说。这些题材大多为群众所熟悉,但跋娑并不拘泥于旧说,他敢于利用简朴有力的语言,富于冲突的情节,活灵活现的场景,个性鲜明的人物,深入浅出的刻画对这些作品进行创造性的加工改编,代表了古典梵语戏剧的早期成就。

《中间者》在中文互联网常被翻译为《仲儿》,是跋娑十三剧中的一部独幕剧,取材于《摩诃婆罗多》。

《雕像》也是跋娑十三剧中的一部,取材于《罗摩衍那》

蚁垤die2是一位古印度诗人。相传是《罗摩衍那》的作者,其身份不详,有很多传说,有人说他是语法学家,或古代仙人。

相传蚁垤出身婆罗门家庭,因静坐修行数年不动,身上成了蚂蚁窝的小土丘,故以蚁垤为名。另一种说法原本是个弃儿,被山中野人收养。长大成家后,以偷盗为生,专门抢劫朝圣者,后来被一位瑜伽士开导。一般专家倾向《罗摩衍那》是漫长历史累积的产物,由历代宫廷歌手和民间诗人不断添加扩充,直至最后定型。蚁垤有可能是史诗原始形式的“最初的诗人”,也可能只是一位虚构的作者。

《罗摩衍那》,这是一个梵语词,意思为“罗摩的历险经历”,印度古代史诗。原为民间口头创作,在长期流传中屡有增润,相传由印度诗人蚁垤编写定本,与《摩诃婆罗多》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

关于《瑜伽胜论》的记录在中文互联网极少,个人在查找资料的时候找到另外一本名为《至上瑜伽》的经典,署名为蚁垤,个人认为这可能就是文明6中所指的《瑜伽胜论》

这位更是重量级,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芈mi2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zi3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lv2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流放。楚国郢ying3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mi4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cuo都受到屈原的影响。他的作品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

《哀郢》,节选自《九章》,所谓“哀郢”,即哀悼楚国郢都被秦国攻陷、楚怀王受辱于秦,百姓流离失所之事。此诗采用了倒叙法,先从九年前秦军进攻楚国之时自己被放逐,随流亡百姓一起东行的情况写起,直到后来作诗时当时的心情。全诗乱辞之前可分为五层,每层三节,四句一节。前三层为回忆,其抒情主要通过记叙来表现;第四、五层是直接抒情:第四层抒发作诗当时的心情,第五层为对造成国家、个人悲剧的原因之思考。乱辞在情志、结构两方面总括全诗,写出了诗人虽日夜思念郢都,却因被放逐而不能回朝效力祖国的痛苦和悲伤。全诗章法谨严,浑然一体。

孙子,即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he2闾lv2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在柏举之战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乎灭亡楚国。

孙武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是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很好,古典时代的作家都出自古中国、古印度和古希腊,古巴比伦和古埃及没有任何人物与作品收集在内,可能是因为当时这两个文明的文字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吧,可惜了这两个文明古国,我们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窥探他们的秘密了,以上就是本期视频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

关键词:

责任编辑:meirong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